新聞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鴨脷洲街坊學校 - 2022年8月
提供創意體驗 在愉快中促進學習
鴨脷洲街坊學校秉承校訓「誠、信、勤、敏」,致力教導學生不同的知識與技能,並從中確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在布惠芳校長「確信人人皆可成才,肯定人人潛能無限」的教育信念下,學校一直持續優化學與教,近年更大力推動創意教育,發展體驗式學習活動,以全面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誘發他們不同的潛能發展,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為終身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
特設多元學習課 發揮不同特質
布校長認為,只有讓學生透過參與不同的活動,親自經歷才能從中獲取自己的經驗,並藉着反思及沉澱箇中的體驗,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因此學校優化時間表,於星期三設有多元學習課(Multi- Intelligence Course),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提供別開生面的學習活動,讓他們跳出課堂中特定的處境模式,在令人興奮又富挑戰性的新學習環境中發揮自己不同的特質,長遠建立他們對學習的喜愛。在多元學習課裏,學校為一年級學生提供自理課程、森林課程、英語健體操及戲劇課堂;二年級學生則會參與思維訓練課程及英語健體操;三年級學生有機會嘗試不同STEM的活動,發展創意思維。及至高年級,學生可按個人意願加入不同的制服團體,包括男童軍、女童軍及公益少年團,從中學習團隊精神和服務社群。
引入森林課程 延伸課堂知識
「『森林課程』是本學年特別為學生引入的。畢竟在疫情下,學生出外的機會大減,因此我們希望藉由『森林課程』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在大自然親身體驗、吸收知識與技能。而且我們亦特別安排全體老師先親身體驗『森林課程』,包括學習野外生火、煮食、分工合作完成任務等活動,讓老師能夠全面掌握在野外學習需要注意的地方,以確保學生安全。」布校長指出,「森林課程」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老師再花點心思更能就地取材,以枯枝、石頭等排成字母,教授語文。正因為「森林課程」的無所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主導學習領域,所吸取到的知識自然來得深刻。除了作為課堂知識的延伸,「森林課程」還有助訓練學生各種技能與態度,將居安思危、逆境堅持等正面價值觀內化,對日後身心成長與學習均有着莫大裨益。
特色另類學習週 深入發掘有趣主題
除了透過特色課程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學校每年均會舉辦不同主題的學習活動,全面均衡發展多元智能,拓展學生學習領域的廣度與深度。其中,一連三日的另類學習週更是每年重點活動之一。本學年,學校與長春社古蹟文化資源中心合作,安排「移動˙非遺」專車進入校園,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透過閱讀圖書、講座分享、遊戲、手工創作、舞台表演等形式,讓學生以不同角度認識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和習俗、傳統食物的製作方法、語言傳承等。「活動中,學生會以『非遺守護者』的角色了解不同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如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大坑舞火龍等,從中學習欣賞和珍惜傳統文化。而且活動亦安排了非遺傳承人與學生對談交流,讓學生可以親自訪問非遺面對的傳承及保育方面的挑戰,從而了解現時香港非遺狀況。」
為了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學校於活動的第三天安排了高年級學生為低年級學生設計及製作遊戲,如由六年級學生教導其他年級學生製作手工糉。「高年級學生除了在準備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重溫外,更能夠學會團隊協作,及以同理心去體貼低年級學生的需要,從而設計出適合的遊戲和介紹製作手工的程序。與此同時,低年級學生能從中學習知識,欣賞高年級學生的付出,並在遊戲過程中學習向別人表達感謝。」布校長笑言,學生在三天的活動中表現積極,更有不少學生已經迫不及待地追問下學年的另類學習週主題。
年度Book Character Day 營造濃厚閱讀氛圍
閱讀對學生的發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類別的課外讀本可以補足及延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開闊他們的知識面,提升文化觸覺。為此,學校除了設計校本童書單元以推展廣泛閱讀外,亦會舉辦多元化的閱讀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疫情前,學校在早上會開放學校圖書館讓家長入內,與子女一起閱讀,雖然近年因疫情而未能繼續開放,但學校轉移推動電子閱讀平台,務求維持學生的閱讀習慣。「我們期望學生愛上閱讀,而並非單單為了完成閱讀報告,因此我們將『閱讀星獎勵計劃』劃分成七個等級,若學生達到第六級,老師便會帶他們到書局為學校圖書館選書,而且該書亦會印有他們的選書原因,把閱讀的喜悅傳遞給其他同學。及至第七級時,學生更可選一本書送給自己,以鼓勵他們繼續閱讀。」
圖書科組更每年與英語科組合作,舉行 Book Character Day,全校師生在當天均會打扮成自己喜愛的人物角色參與各式各樣的遊戲活動,推動校內的閱讀氛圍。
善用設施配合教學 提升學習動機
多樣的體驗式學習亦需要硬件的配合,學校活用資源,分別設有Inno Space(創科活動室)、Wonderland(感統訓練室)、Dream Garden、i-Floor互動地板投影及虛擬實境室(VR Cave)。布校長指出:「在疫情下,學校的外出活動紛紛取消,但透過VR 技術,學生便能夠親歷其境般,使學習更為具體、深刻。以中文作文課為例,老師以VR向學生展示深水埗區的日常,讓他們能夠在作文中應用不同的感官描寫,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能。」
學校亦早於2017年便與香港大學合作,參與「促進以自主學習開展STEM教學創新的多層領導網絡」計劃,加深老師對自主學習及STEM教育的認識,及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解難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近年亦積極製作360影片及設計相關的教學內容等,不斷完善影片資源庫,以供老師使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能力。